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科学新假设:外星人通过行星数列传递信息? 正文

科学新假设:外星人通过行星数列传递信息?

时间:2025-07-06 03:15:1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核心提示

科学新假设:外星人通过行星数列传递信息?参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5月9日发表题为《外星人可能通过以质数形式排列行星来和外界打招呼》的文章。文章称,对于一个先进的外星文明而言,

科学新假设:外星人通过行星数列传递信息?科学

参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5月9日发表题为《外星人可能通过以质数形式排列行星来和外界打招呼》的文章。文章称,新假星人行星信息对于一个先进的设外数列外星文明而言,要让整个星系了解它的通过存在,最好的传递办法是什么?或许是让它所在恒星系统中的行星以数学序列形式起舞。

迄今为止,科学人类多方找寻外星智慧生命,新假星人行星信息比如寻找无线电信号,设外数列甚至是通过恒星周围的巨型结构,但这些寻找的传递结果模棱两可,而且可能存在合乎自然规律的科学解释。正因为如此,新假星人行星信息法国波尔多大学的设外数列肖恩·雷蒙德及同事提出,我们可以寻找以只可能人为形成的通过特定模式绕轨运行的行星。

他们的传递观点是,一个足够先进的文明可以改变它所在恒星系统中行星的运行轨道,成为向外部观察者展示其存在的灯塔。在成千上万年的过程中,小行星的引力作用可以缓慢地将行星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使它们彼此之间的公转周期形成某种特定比率,也就是轨道共振率。雷蒙德说:“理论上讲,这完全可以做到。”

这种共振是通过引力的相互作用自然形成的。例如,木星的卫星木卫一每绕轨运行四周,木卫二会绕轨两周,木卫三则绕轨一周,形成了2:1的轨道共振链。在其他恒星系统也看到了类似的模式,不过从未见过多个天体之间不是形成共振链,而是共振率各不相同的情况。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外星人可能让自己所在星系的行星以不大可能自然形成的数列来排列,如质数数列(2、3、5、7等)或斐波那契数列(1、1、2、3、5等)。研究人员模拟这些行星运行轨道后发现,在它们失去共振之前,可以持续200亿年之久,甚至在宿主恒星死亡后还能继续存在。

图一为通过行星数列传递信息艺术图(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贾森·赖特说,这一想法类似于地球上的纪念碑,如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这类结构的建造初衷就是要在文明消失后依然存在。他说:“这样的灯塔有能力让自己的存在时长远远超越它的创造者。”

雷蒙德说,虽然现在这还只是个想法,不过或许值得一试,看看系外行星系统是否存在轨道架构非自然形成的迹象。他说:“我们可以在行星数据库中寻找共振链。”例如,距地球约39光年的TRAPPIST-1系统拥有不同寻常的共振率,目前已经有从地球发送信息的计划。

最终,即便我们真的找到了这样的数列,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证明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而且制造了这一数列的文明有可能早已消失。雷蒙德说:“但我们依然能够找到它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