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德国前外长:欧洲与中国打交道不能太过轻率 正文

德国前外长:欧洲与中国打交道不能太过轻率

时间:2025-07-06 04:31:2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核心提示

参考消息网6月13日报道 德国《商报》网站6月8日发表德国前外长西格马·加布里尔和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米夏埃尔·许特联合撰写的文章《欧洲与中国打交道:寻求新的世界秩序》。文章认为,尽管欧洲努力增强自身经

参考消息网6月13日报道 德国《商报》网站6月8日发表德国前外长西格马·加布里尔和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米夏埃尔·许特联合撰写的德国文章《欧洲与中国打交道:寻求新的世界秩序》。文章认为,前外轻率尽管欧洲努力增强自身经济的长欧韧性,而且在东亚奉行多样化战略,洲中但是国打与中国脱钩既不符合欧洲的政治利益,也不符合经济利益。交道欧洲应当尽全力探测未来与中国合作的太过余地。全文摘编如下:

我们是德国全球权力轴心发生构造性变化的时代见证者。不再是前外轻率唯一重心,它现在正与印太竞争。长欧不论是洲中好是坏,欧洲时代——这个古老的国打大陆在整整600年间充当全球发展关键起点的时代,其终结也将随之到来。交道最晚从苏联解体后主导全球秩序的太过“美国和平”,也即将成为历史。德国以上三点,标志着真正的“时代转折”。

不应排斥和边缘化中国

目前有两个大国主导着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和美国。弗拉基米尔·普京对乌克兰发动攻击,试图借此让俄罗斯重新作为大国参与制定世界新秩序。对俄罗斯而言,时机看似很有利:深度分裂的美国尤其要忙着处理自身事务并对付中国这个对手;欧洲也显得不一致,分裂成了北部和南部、东部和西部。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不也说北约“脑死亡”了吗?然而,即便如此,俄罗斯的所有算计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看起来,全球化虽然没有结束,但是正在换上一副不一样的、地区性的面孔。

即便如此,德国和欧洲在和中国打交道时也不能太过轻率。尽管我们努力增强自身经济的韧性,而且正确地在东亚奉行多样化战略,但是与中国“脱钩”既不符合欧洲的政治利益,也不符合经济利益。因此,我们应当尽全力探测未来合作的余地,这也是为了试探中国的新全球化战略的范围。

尽管中国和德国在文化和历史传统上相差很大,但两国仍然因为融入国际分工和价值创造而连接在一起。这足以让人不只是诉诸排斥和边缘化的手段。

争取灵活处理投资协定

欧盟从全球权力轴心的构造性变化中能吸取哪些教训?欧盟必须记起自己的核心任务和本质:民主、法治、共同市场、稳定货币、投资和防务联盟。

对欧盟和中国而言,终结相互制裁的螺旋将会更好。几个月以来,这种怪圈令《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无法继续得到批准。我们可以在批准前就使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规则——欧盟和加拿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就是这么办的。这不仅是一种从经济政策看很有意义的做法,而且尤其能表达对经济和政治进程新动向的信心。

这一新的政治进程符合中国和欧盟的利益。今天,没有一种全球性挑战是可以在没有中国甚至对抗中国的前提下克服的。

如果欧盟希望找到现实的、不给合作伙伴带来过度负担的解决方案,就应该在给贸易协定标准提要求的时候展现出更大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