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商网点逐步恢复:恢复营业的非涉疫大仓42个
4月16日上午10:00,上海涉疫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电商的非大仓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网点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逐步市疫情防控工作运转专班负责人丁波、恢复恢复奉贤区副区长厉蕾、营业百联集团总裁濮韶华介绍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上海涉疫 目前电商平台购物仍无法满足市民需求,电商的非大仓有什么办法改进?网点 刘敏介绍,受疫情影响,逐步一段时间以来,恢复恢复线上购物难的营业问题确实很突出,主要是上海涉疫因为很多外卖骑手被封控在小区里,一些大仓因防疫要求而暂时关闭,电商的非大仓这些都让电商保供能力没法很好得到释放。网点我们努力打通结点,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帮助电商平台提高运力。 一是恢复运营能力。推动电商平台大仓、前置仓等商业节点网点应开尽开。目前,本市电商平台非涉疫大仓已恢复营业42个,开业率95.5%;非涉疫前置仓恢复营业779个,开业率66.2%。帮助保供人员返岗,目前外卖骑手在岗人数1.8万多人,每天的配送单量180万单左右。 二是加强货源组织。电商平台主动扩大备货量,跨区域调配货源。比如,美团组织数十个基地的蔬菜运到本市,实现蔬菜、牛奶、肉禽等直供直配到社区。特别是我们在长三办的统一协调下,在江苏昆山等地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沪昆生活物资通行机制,京东等电商平台已往返货车730车次,调运了近4200吨居民亟需的生活物资。 三是改变服务模式。比如,盒马推出流动超市,消费者下单后统一配送至小区,日均订单量已超过6万单。还成立了关爱助老团队,联合供应商为1.5万名75岁以上独居老人送去了20吨物资。 线下商超现在开了多少家,运营情况怎么样? 刘敏表示,4月8日以来,我们努力推进超市卖场等重点保供企业线下门店。截至4月15日,重点超市卖场,非涉疫门店开业1011家,上岗员工数量较前期增长37%。各超市卖场不断扩大供给,提升集采集配效率。部分超市卖场推出米面粮油、蔬菜瓜果、洗护用品等多种家庭保供套餐,与街镇居委对接或者通过企业APP采集社区居民需求订单,然后由门店分拣配货,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到社区。 比如,家乐福与大众物流合作,投入40多辆小型货车,累计服务超过300个小区,日均订单量较前期增长38%。我们已经把这个模式复制推广到盒马、永辉、华润万家、沃尔玛等超市卖场企业,预计投放第三方物流车辆近500辆。 同时,百联集团、光明集团加强与上海邮政的合作,积极做好部分区域重点街镇生活物资兜底保供任务。 在各方努力下,浙江省平湖市、江苏省昆山市和上海市西郊国际批发市场已经建立了生活物资中转站,为来沪运送物资的司机提供保障,全程闭环管理、无接触式接驳货物。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小鹏汽车8月交付新车9578辆,2022年累计交付超9万辆
- 陶氏宣布3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 银行网点和员工数量双双缩减,是否意味着银行业市场正在收缩?
- 央行: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 股票私募仓位近期小幅下降,百亿股票私募仓位下降0.28%
- 布达佩斯李斯特国际机场客流量大幅增长
- iPhone 14或将支持卫星网络连接上热搜:没信号也能紧急通信
- 伦锌库存连续下降,锌价延续强势
- 国际大行开始发布2023年展望 美元见顶后或将持续走软
- 涉嫌非法集资1395亿元,深圳“网贷教父”等人被起诉
-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降准有三方面作用
- 吴富林新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 胡晓炼不再担任
- 联合国气变大会传递重要信息
- 瑞士联邦委员会希为电力公司建立救助机制
- 单一业务模式下成本压力高悬,润阳股份募资布局恐踩错节奏
- 市值蒸发577亿,反垄断打蛇打七寸,公牛集团业绩增长的核心逻辑变了吗
- 安卓厂商通过“存储”来提升系统流畅度,这方向正确吗?
- 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破万亿!疫情短期拖累车险,寿险进一步承压
- 国家发改委:我国将适度超前扩大有效投资
- 红塔证券李奇霖:降准幅度偏保守 核心目的在于给银行长钱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