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青: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永远同步进行,企业和产业一定做好提前准备
9月22日,李志在中国宣布双碳目标两周年之际,青经气候企业《零碳雄心之路》与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长江经济带气候安全与零碳愿景”论坛。济发进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展和做好准备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应对永远业定 李志青表示,变化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同步提前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和产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李志气候变化带来的台风、高温等极端气象事件带来的青经气候企业一些财产损失,统称为物理性损失。济发进行物理性损失本身面就非常的展和做好准备广,比如说直接的应对永远业定建筑物各种财产损失外。比如说现在由气候变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变化很缓慢的同步提前上升,要应对它,适应它,就需要投入很多的成本和代价。 经济学更看重是第二部分的损失,转型性损失。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避免刚才那些带来的损失,所以通过减缓和适应两种露营加以应对。这意味着整个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制度、政策、标准体系会越来越严格,就会带动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配置。比如说,碳中和就是非常典型的气候减缓的战略,目前全球范围内大量的经济、社会、资源人力物力创新都被投入碳中和碳达峰领域中去,使得整个社会呈现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 全球发展趋势来看,绿色低碳转型肯定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在短期来看,这种影响就可能会体现在一部分行业得到大的发展了,另外一部分行业可能就会缩小,甚至产生很多的风险。再比如现在生态环境部推的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同样推动了整个资本市场要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气候变化应对的过程中。所以这种影响,转型性的影响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面要更大,程度更加的严重。 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威胁产业和企业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产业未来应该做好怎样的准备? 李志青表示,第一,产业和企业必须要识别清楚,面临的气候风险是什么。我们在气候变化应对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政策规制的变化给企业产业带来的经营型风险,这是需要很好的做研究和识别。 第二,识别清楚后,产业和企业要建立整个气候风险的管理系统。无论是内部的管理还是借助于绿色保险的形式外部管理,总的来讲要减缓风险带来的冲击,不能无动于衷坐以待毙。 第三,及时开展自身的调整和转型。这个调整和转型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退出某个产业,不去做,不去经营了。而是能不能通过深度的参与碳市场的交易方式来加强对于风险资产的很好调整和盘活期应对。 第四,在风险应对的过程中寻找新的机遇。经济的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永远是同步进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产业一定要在创新、发展、风险应对上做好充足的提前准备工作。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教育部就《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 644亿资金争夺20股:主力资金重点出击11股(名单)
- 五部门:通过5-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
- “死磕”新媒体? 中文在线因新媒体业绩转亏 声称仍将探索该领域付费机会|中报追踪
- 服贸会如约而至高水平开放迎八方客
- 上海医药发布上半年业绩 股东应占净利润36.96亿元同比增长3.58%
- 徐工机械完成整体上市,总股本增至118.19亿股
- 国盛证券:维持农夫山泉买入评级 上半年茶饮收入增长亮眼
- 郑眼看盘:多空分歧减弱 两个策略应对行情
- 腾讯会议回应“突然崩了”!深圳两区全域实施管控措施4天!24个地铁站暂停运营
- 唐山打人事件多名嫌疑人被公诉
- 光大银行付万军:下半年针对活期存款提升出台专项激励
- 安卓厂商通过“存储”来提升系统流畅度,这方向正确吗?
- 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 供应担忧盖过美联储“鹰言” 油价涨超1% 布油站稳100美元
- 蜜雪冰城回应茶包喝出虫子:涉事产品早已停产,最后一批产品已过期
- 央行银保监再放住房信贷支持信号
- 高盛认为买入大宗商品正当时 至于经济衰退可以之后再担心
- 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密集赶赴地方,释放了什么信号?
- 天津昨日新增31例本土阳性感染者 详情公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