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7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主要受食品影响
中新网8月15日电 国新办15日举行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统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局月居民价格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会上表示,消费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扩大,涨幅主受引起大家关注。食品从7月份来看,影响主要是统计受食品价格涨幅扩大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局月居民价格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消费 付凌晖介绍,涨幅主受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食品食品价格较快上涨。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3%,影响比上月扩大3.4个百分点,统计是局月居民价格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消费受前期生猪产能去化、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回升等影响,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0.2%,上个月下降6%。受多地持续高温影响,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2.9%,涨幅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二是能源价格涨幅回落。受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影响,7月份汽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4.6%和26.7%,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了8.8和9.6个百分点。 三是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涨幅均有所回落。国内工业消费品和服务市场供给总体充裕,市场需求仍处在恢复中,相关价格涨幅有所回落。7月份,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6%,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上涨0.7%,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付凌晖表示,从下阶段情况看,尽管存在一定的上涨压力,但是价格保持总体稳定仍具备较多有利条件。 一是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总体充足。农业生产连续多年丰收,今年夏粮也实现了增产,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下了较好基础。主要工业消费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服务供给不断扩大,相关价格涨势比较温和。 二是猪肉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尽管近期猪肉价格较快上涨,但是生猪产能目前来看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加之市场调控引导加强,有利于稳定供求关系,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三是国际输入性因素有望降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主要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幅有所回落,对国内输入性影响可能会有所降低,加之国内市场保供稳价措施显效,主要能源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有利于稳定相关产品价格。 从7月份PPI情况来看,7月份PPI涨幅是4.2%,比上个月回落1.9个百分点,这样对于CPI的传导作用可能有所降低。还要看到,我国经济整体上处于恢复过程中,市场需求拉动价格上涨动力并不强,加之我国没有采取“大水漫灌”财政货币政策,价格大幅上涨缺乏相应货币条件。从下半年看,尽管受短期因素影响,个别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可能会较高,但是从全年来看,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是有条件的。(中新财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曝苹果iPhone 15/Pro系列采用钛合金机身+背部弧形边框
- 河钢:唐山分公司未能按原计划进度完成334亿元搬迁损失补偿
- 【教育有料】开课吧创始人已负债十多亿 宝宝巴士上市失败
- 调查显示:高通胀率正冲击美国消费者购买习惯 超5成群体转向借记卡消费
- 极氪汽车回应是否调价:不会跟风做价格调整
- 过去五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中建一局:践行使命担当 擘画时代蓝图
- 秦朔:拒绝封闭
- 尾盘:美股跌幅扩大 主要股指可能录得三连跌
- 英国央行:全球经济前景“显著恶化”
- 比亚迪超越特斯拉问鼎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全年将冲刺200万辆?
- 方证视点:大盘高位震荡 资金去向何方
-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印发 营养膳食补助要设立专门台账
- 236亿交易案落地!中泰证券控股股东变更获批 实控人仍不变
- 穗恒运A定增募资15亿元 投入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 直播唱歌遭遇索赔到底冤不冤
- 国务院点名5个城市,浙江为何独占两席?
- 51999元/人!天价豪华火车游兴起,代理商:越贵卖得越快
- 14地排查核酸检测机构:238家整改,15家暂停或取消资质,多人被捕
- 美股动荡怎么办?美银给出Q3最佳投资策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