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跳操了吗?” “云减肥”怎样安全又有效
“云减肥”怎样安全又有效?今天
“你今天跳操了吗?”最近,有位知名艺人的跳操健身操火爆全网,“云健身”“云减肥”的云减又方式得到越来越多运动爱好者的青睐,“互联网+健身”新模式蕴藏着极大的肥样发展潜力。但也有网友反映,安全“云健身”市场良莠不齐,今天更有消费陷阱和套路暗藏其中。跳操专家认为,云减又相关平台及从业者应合力打造优质内容,肥样服务用户、安全积累口碑,今天让“云健身”成为引领全民运动的跳操新风潮。
宅家练出好身材
经过一个冬天的云减又“储藏”,每到春天便迎来健身减肥的肥样旺季。在北京市一家健身工作室内,安全教练肖可开始了当晚的第一堂训练课。与以往不同的是,空旷的教室内没有一个学员,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手机进行线上直播教学。
“受疫情影响,一些健身爱好者没法到健身房来训练。为了让他们在家也能坚持健身,工作室就专门开设了‘云课堂’。”肖可说,每晚她都会进行2个小时的直播课程,前1个小时是常规练习,后1个小时会对学员进行线上指导答疑,纠正学员的动作。课后,她还会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传健身视频和相关知识,鼓励喜欢健身的朋友坚持锻炼。
“互联网+健身”迅速发展,健身直播、运动类APP等“云健身”模式被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所接受,关注度、参与度快速增长。根据2020年《国民运动健康趋势报告》,在众多健身运动参与方式中,运动类APP的使用占48%,视频网站上运动视频的使用比例为37%,新兴的健身直播使用比例达20%。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云健身”依托无接触、随时练的优势,为众多用户提供了安全参与运动的新方式,也为整个健身行业注入新动能。
好习惯需要坚持
“从去年底到现在,我一共减掉了15公斤,肉眼可见的明显。”说起减肥经历,在互联网企业从事编程工作的李惟一向记者展示了“云健身”减肥前后的对比照,难掩兴奋。
由于工作原因,李惟一经常熬夜,饮食也不规律,过去几年里体重持续飙升,虽然办过3张健身卡,但因为时间紧张,去健身房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条“燃脂操”视频,从艰难跟跳到熟练掌握所有动作,再到“打卡”各类运动健身APP,李惟一的减肥之路从“云端”开始。
“‘云健身’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养成了健身的生活习惯。”李惟一说,“‘云健身’能随时随地在家练,我可以通过网络选择合适的训练课程,可以找到减肥伙伴,还能和家人一起参与,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这是我减肥成功的关键。”
除了良好的氛围感之外,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也是“云健身”备受追捧的重要原因。记者实际使用了几款运动健身APP,其中大多数都有个性化定制功能,用户只需填写身体情况、偏好运动类型、健身减肥目标等,软件即可推荐相关健身计划以供选择。配合使用体脂秤、食物热量AI(人工智能)识别等设备和软件,用户可以更加全面了解体重、体脂等身体指标变化趋势,并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调整饮食及能量摄入,在科学瘦身的同时,助力良好健康习惯的养成。
打造优质“云健身”内容
“互联网+健身”模式走红,为有健身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便捷与服务。然而也有健身爱好者反映,网上很多公众号、主播宣传的减肥新方法、健身综合训练听上去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有的并不是在帮消费者减肥,而是在带货。记者了解到,健身主播带货的产品五花八门,有代餐、酵素、暴汗服、瘦身贴等,部分产品存在质量良莠不齐、过度营销、虚假宣传等问题。
“盈利对职业主播来说是绕不开的话题,但前提是要有持续的优质内容输出,也要对自己推荐的产品负责,这是在行业内立足的基础。”从事健身直播行业的李玉说。
目前“互联网+”正给全民健身领域带来深刻变化和强大推动力,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关平台及从业者应在打造优质内容方面达成共识,以优质内容赋能“云健身”行业实现长远发展,吸引更多人参与健身、享受运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金 晨
(责任编辑:时尚)
- 对冲基金削减风险敞口 押注美股反弹为熊市陷阱
- 小米12家族唯一一款直屏手机 曝小米12 Lite下月发
- 一降到底!“迷你”转债基金管理费降到行业最低,发生了什么?
- 女子放生鱼下一秒被男子打捞上岸,女子痛斥:我给你点钱行吗?
- 春雪食品两股东解散并清算
- 快讯:磷化工板块异动拉升 粤桂股份涨超6%
- 国家统计局:5月PPI同比上涨6.4%,环比上涨0.1%
- 全球央行掀起加息潮!一图看懂“超级央行周”:对各方影响多大?
- 深圳多个楼盘业主欲“退房”,都是质量惹的祸?
- 徐岗:在全球航空碳减排规则谈判中,我国话语权有待加强
- 9份裁判文书显示,唐山陈某志等多人或曾涉嫌非法拘禁
- 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这个行业要起飞了?
- 《我与研究所的故事》征文展赏(三) | 赵金厚:“浆糊国际”诞生记
- 中国民用航空局:十年来民航运输规模快速增长 民航服务水平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