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谁军演,用不着看华盛顿脸色行事
俄罗斯“东方-2022”演习将于9月1日至7日在俄东部军区举行。中国包括中国、和军印度、演用白俄罗斯、看华蒙古国、盛顿阿尔及利亚等国在内的脸色13国受邀派出兵力参演,中方将首次出动陆海空三军部队同时参加这一演习。行事在地区冲突的中国背景下,这个4年一次的和军例行军演,受到了美西方舆论的演用“仔细审视”,并把中国单独拿出来,看华宣称华盛顿经常“对中俄和睦关系表示关切”,盛顿甚至给中俄合作扣上“危及全球安全”的脸色唬人帽子。 大概是行事拿着放大镜也找不出“罪证”,美西方舆论几乎全靠猜测试图给中俄“治罪”。中国比如,有不少媒体拿中俄这次将在日本海训练来炒作,甚至进行俄罗斯可能介入台海事务的联想。但讽刺的是,美国海军“林肯”号航母战斗群今年4月才刚刚在日本海搞了联合演练,而且还大张旗鼓地声称要提高“常规威慑可信度”。这不是现实版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 俄罗斯国防部大楼。新华社/卫星社 这种“双标”人们早就见怪不怪了。就拿参加这次“东方-2022”演习的国家来说,其中塔吉克斯坦、蒙古国等国才刚刚结束与美国的“区域合作-2022”联合军演,而印度则正在澳大利亚与美国共同参加“漆黑-2022”联合军演。对印度等其他国家参加此次演习,华盛顿将其看作“主权决定”;而一旦话锋转向了中国,说辞就变成“友邦惊诧”了。可以说,这次军演就像一面照妖镜,把华盛顿看待中俄关系的畸形心态照得一清二楚。 中俄不断加强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直是华盛顿不愿意看到的,它这些年搞出的很多挑拨离间动作,以及明里暗里的捣乱都没有奏效。俄乌冲突爆发后,华盛顿开始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批判、破坏中俄合作,并试图将“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定成一个新的罪名。这种情况下,中国陆海空三军部队赴俄参加军演,很可能招致美西方一些人更深的忌恨。但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大国,根据自身安全的需要和训练的安排,来决定我们在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地点、和什么样的人举行演习,这是我们自己的权利,不需要也不可能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在新的地区安全环境下,中俄及周边国家都有必要继续深化军事合作。亚太地区的紧张空气从未来自中俄友好关系,中俄的联合军演也没有对地区局势形成刺激。试想一下,作为两个相邻的世界大国,如果政治和军事上互疑甚至对峙,必然是地区安全的不可承受之重。反过来说,中俄牢固的战略互信,以及卓有成效的双边安全合作,都是地区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的正资产。反倒是华盛顿在亚太地区咄咄逼人、动辄叫嚣“脱钩”的姿态,已经在地区内引发了大面积的担忧。 29日,据俄国防部公布的最新画面显示,参加“东方-2022”演习的外军人员和装备抵达“谢尔格耶夫斯基”训练场。 对这次演习,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派员参加,旨在深化与参演各国军队之间的务实友好合作,提升参演各方战略协作水平,增强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能力,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特别是,比起华盛顿动辄炫耀“最大规模”、高级军官轮番强调“威慑”的联合军演,中俄无论是演习次数、演习规模、投入兵力还是演练频率,都要低调很多,因为我们根本无需“演给谁看”。华盛顿对解放军赴俄参演格外紧张,更像是一种对号入座的心虚。 不得不说,华盛顿精英的政治想象力正在枯竭。由于视角的局限性,他们难以理解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独立自主价值,更难以看到新型大国关系所拥有的广阔空间。这让华盛顿对中俄关系时常做出类似“神经质”的反应:时而渲染中俄合作的“紧迫威胁”,时而又试图对中俄挑拨离间。但这种对号入座越积极、自我煎熬越强烈,就越说明他们不怀好意。(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中国和谁军演,用不着看华盛顿脸色行事)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打出助企纾困“组合拳”,全市新增退税减税缓税超千亿元
- 2021年末全国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2.7万亿元
- 东航空难丨武警官兵赶赴坠机现场 展开救援
- “3·21”东航飞行事故最新情况丨事发现场已发现部分飞机残骸和人体组织碎片
- 西南证券:首予绿城管理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8.24港元
- 8亿回购自己股票,476亿买别人家理财!工业富联何时才能工业互联?
- 索尼娱乐将收购视频游戏开发工作室Haven Studios
- 中国银联董事长邵伏军人民日报撰文:坚持支付为民,助推产业跨越发展
- 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负责人将离职
- 楼市“小阳春”要落空!上周青岛新房、二手房成交“双降”
- “3•21”东航飞行事故最新情况丨三名飞行员职务为机长、副驾驶、观察员
- 上海各生鲜平台集单式保供,48元蔬菜纯享套餐里有9种蔬菜
- 露营经济快车道上,再踩一脚油门
- 阿里250亿美元“史诗级回购”引来股价暴拉,当前百家港股回购,谁会是下一个阿里?
- 招商蛇口提出“买房送高薪工作”?开发商现在最需要这个岗位的人才……
- 东航空难:发现的部分飞机残骸已移交调查工作组
- 美国众议员提出阻止阿富汗撤离人员入境豁免的法案
- 宁波首批集中供地即将开启,33宗地块总起始价超250亿元
- 中拉汽车产业合作不断加强
- 东航:确保每户家属有3名以上援助工作人员提供保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