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银保监局开出“1号罚单”!涉及这些领域
转自:中国证券报
记者根据银保监会网站公布号罚单罚单统计,2023年以来,多地已有北京、银保青岛、监局江苏、开出山东等12地银保监局开出“1号罚单”。涉及其中,领域对银行号罚单处罚原因多涉及贷款业务,包括房地产贷款相关、多地异地开展互联网贷款等。银保
集中在信贷领域
从时间来看,监局最早开出“1号罚单”的开出是北京银保监局。由于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涉及原因,对北京长虹桥支行罚款50万元,领域并责令改正号罚单同时对主要责任人傅政给予警告。
从罚款来看,被罚金额最大的则是宁波银保监局对开出的罚单,罚款220万元,案由包括违规开展异地互联网贷款业务、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不到位、资信见证业务开展不审慎、资信见证业务整改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新产品管理不严格等问题。
从被罚主体来看,银行方面,国有行、股份行、城农商行都有涉及。保险方面,除了保险公司收到罚单外,也有保险代理公司被罚。
记者梳理发现,银行被开罚单的主要案由集中在信贷领域,具体在这些方面:
违规发放房地产领域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资本金核查不到位、对公经营性贷款流入房地产领域、个人住房贷款管理不审慎等)
互联网贷款业务相关(违规异地开展、相关业务整改不到位)
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
跨经营区域发放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审批不尽职
信贷资金挪用
保险方面,处罚案由则包括:
收取保险代理合同约定之外的手续费
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
以办理高收益理财保险业务为由,伪造保险单骗取客户钱财
没有充分依据下,人为调整车险未决赔案估损金额
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
提高违法成本
2023年初,针对银行信贷业务,银保监会修订“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形成“三个办法一个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期更加适应当前信贷业务的发展趋势。其中,修订后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明确,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股东分红,不得用于金融资产、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在防控贷款资金挪用方面,该次修订还明确了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等情形时,承担法律责任的相应主体。
事实上,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一直是维护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的一项重要抓手。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合计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620家次,处罚责任人员7561人次,罚没28.99亿元。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各类金融活动当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将更加“无所遁形”。银保监会2023年工作会议要求,持续提升监管有效性。健全金融法治。完善全流程全链条审慎监管。提升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编辑:王寅
- ·年底车市存不确定性,部分新能源品牌悄悄跟着特斯拉降价
-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3元,同比增长1.9%
- ·二季度GDP实现正增长!专家解读来了
- ·7月15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 ·监管规范私募投研 三个“禁令”剑指涉内幕交易活动
- ·央行7月开展1000亿MLF操作,仍等量等价续做
- ·专家:取消预售制短期内不可行,会造成更多开发商“没死也进太平间”
- ·国家统计局详解二季度经济数据:顶住了压力
- ·梅西将迎卡塔尔世界杯首秀:这是我最后一届世界杯
- ·上海德皓酒吧防疫不严致疫情传播被通报!吊销营业执照并处罚款,相关人员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 ·特朗普称第一任妻子伊万娜去世:她的一生伟大而励志
- ·出资近5亿,紫金矿业又买金矿了
- ·便宜到无法忽略!新兴市场高收益率债券重获投资者青睐
- ·最高法:受害人可留存电话录音、短信等作为家暴证据
- ·辽宁葫芦岛空气中的异味:有时能闻到杏仁味,感觉“被掐脖子”
- ·统计局:1-6月第二产业投资84694亿元,同比增长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