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
□记者 李荣 上海报道 11月19日在沪召开的专家重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上,业内专家认为,进步基础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提升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设施 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等专家说,性已现实需求基础设施是专家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进步基础国内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提升交通、设施能源、性已现实需求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专家重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基础面对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新要求,提升“韧性建设”应运而生,设施成为21世纪城市化进程的性已现实需求关键词。因此,应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开展研究,全面认识和解决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提升重大基础设施韧性水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风险,助力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发展。 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是中国工程院打造的知名学术活动品牌。论坛围绕工程科技领域重大方向性、前沿性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发挥学术引领、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此次论坛聚焦了韧性城市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围绕城市韧性基础理论、交通系统与生命线基础设施韧性、地下空间韧性、大跨/高层结构韧性4个专题,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高层次的交流平台。 来自同济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研究人员认为,重大基础设施的设施网络,设施质量,服务能力都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体系的整体效能。过去几十年,特别是新时代的10年,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进入新时期,基础设施建设从规划、设计、建造、运维等,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筑牢安全屏障,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都成为现实需求。 近年来,同济大学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紧盯制约国家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难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同时,汇集各类创新资源,发挥学科群的优势,培育组建了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同济WCTRS国际交通研究中心,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学科创新基地。通过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应用研究,全力服务我国新基建发展和韧性工程科技的体系建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欧元区最新PMI显示经济下滑 通胀升速放缓
- 新造车之城争夺战:江浙沪赢了北广深?
- 研究:气候变化加剧中亚荒漠化,威胁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
- WeWork盘初大涨 获瑞信唱多
- 中小微外贸企业寻求数字化突破
-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履新该部党组书记
- 又一省份发布生育支持政策 湖南鼓励用工会经费报销子女医保
- 120万一针的抗癌药疗效如何?回访国内首例CAR-T治疗患者
- 泽达易盛及*ST紫晶财务造假被罚2.4亿 上市两年市值蒸发213亿或被强制退市
- 盘前:鲍威尔将再度亮相国会 道指期货涨0.4%
- 梅德韦杰夫:欧洲已没有撒切尔那样的政治人物,水平差远了
- 天天鉴宝暴雷背后:拖欠数千万、App停摆,创始人预谋跑路?
- 振芯科技净利翻番 香港结算大幅增持
- 十岁男童2次手术后睾丸萎缩 涉事医院:不存在过错
- 宁德时代发布CTP3.0麒麟电池,理想汽车旗下的新能源车已确定搭载
- 上海建立纾困融资工作机制,小微企业单户金额最高1000万
- 明年货币危机将在欧洲爆发?野村:这三个国家“危险”
- 美国5月成屋销售创近两年新低,至暗时刻恐尚未到来
- IMAX CHINA拟派末期息每股0.21港元
- 一行两会一局释放重磅信号:宏观政策不超发货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进有退”
- 搜索
-